西安市临潼区:圣力寺里寻真经“蒜”出田间致富账
近年来,西安市临潼区以人才为第一要素,通过招引人才项目、绘制人才地图、盘活资源要素等方式,编制乡土人才网,让乡土人才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何寨街道圣力寺村的刘妙妍团队,就是以人才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例生动实践。
心系田地间,投身乡村新事业
刘妙妍于202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最初选择留在大城市上班。但在她的心里,始终向往乡村与土地,怀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梦想。两年后,她下定决定,辞去了大城市的“体面”工作,奔赴向心心念念的美丽乡村,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征程。
在何寨街道圣力寺村的大蒜种植基地,20多人或在直播间推荐大蒜,或在仓库打包分装、或在埋头挖蒜,每个人都为这份忙碌感到满足。这是刘妙妍的新事业,她如愿以偿来到梦想之地,化身“田秀才”带领团队以种植紫皮大蒜为切入点,探索“农业种植+品牌运营+直播销售”模式,以农业技术提升紫皮大蒜质量,以品牌包装提升紫皮大蒜附加值,以多平台直播销售扩大销售覆盖面,多管齐下压缩中间成本,提升农产品利润。
她们利用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系统和标准化田间管理,在230亩的土地上,实现大蒜、蒜薹、甜玉米多茬丰收,亩产大蒜4000斤、蒜薹800斤,亩均年产值可达1.2万元。她们搭建销售直播间,以蒜瓣饱满、辛辣爽口、产地直发、秒拍秒发为卖点,包装运营精品紫皮大蒜。凭借过硬的品质,2万余斤的大蒜一经推出,只用了1个小时就在各大线上平台销售一空,销售额近7万元。
看着乡村新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刘妙妍的梦想与现实合二为一,她为自己的勇敢选择感到庆幸。接下来,她将继续坚持“农业种植+品牌运营+直播销售”模式,在临潼全域发掘更多优质农产品,打造精品卖点,直播带动销售,让自己的乡村振兴梦变为现实,带动老乡一起致富。
“只有人才兴旺,产业才能兴旺,我将深耕于临潼的田间地头,利用直播平台帮助周边更多的村子销售土特产,也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将新理念、新思路带回乡村,在田里寻真金”,刘妙妍如是说。
招引“田秀才”,保驾护航新产业
乡村要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产业振兴。何寨街道党工委深知优秀人才和优质产业的重要性,当知道刘妙妍心怀乡村梦,带着技术团队寻找孵化沃土时,便第一时间接触洽谈,抛出了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何寨街办党工委仅用1周时间就流转了圣力寺村90余户村民的200多亩土地,作为刘妙妍团队孵化紫皮大蒜种植项目的沃土,还帮助企业团队争取各种优待政策,为她们顺利成长保驾护航。看着刘妙妍和团队在这片田地里尽情施展抱负和才华,以新技术、新模式让旧土地换发新活力。得益于刘妙妍和团队取得的成功,圣力寺村党员及村民代表带头种植大蒜,形成具有街道圣力寺村特色的大蒜种植产业链,也称为何寨街道发展特色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
做优“生态圈”,挖掘振兴新动能
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临潼区委人才办始终以做优人才发展环境作为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强引领、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为乡村振兴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圈”、锻造乡村“生力军”、注入科技“新动能”,将人才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发展胜势。目前,临潼区已培育高素质农民3600名,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职称3200余人,高级职业农民280余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下一步,区委人才办将继续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绘好乡村振兴人才地图,搭建人才交流共享合作平台,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树立一批“人才+产业+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示范项目,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