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坚持“1234”工作法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近年来,甘泉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机制,提高流动党员的整体素质,教育流动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锋模范作用。
细心摸排,编织流动党员基本信息“一张网”。乡镇(街道)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台账,对流出党员和流入党员逐一登记造册,掌握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和流动时间、地点、原因、联系方式等详细情况,对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完善,并逐级报上级党组织备案。通过逐人摸排、逐级统计汇总的方式,织紧织密流动党员基本信息“一张网”,对全县流动党员实行精准管理,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漏一人。
贴心管理,梳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两条线”。结合流动党员流动地点、原因、时长等因素,针对性制定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措施,规范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管理。对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工作地点比较固定的流动党员,其将组织关系转到流入地所在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由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对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内或者长期外出但流动性大,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由流出地党组织管理,确保流动党员都有归属感。
精心组织,讲授流动党员思想教育“三堂课”。各乡镇(街道)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流动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定期与流动党员沟通联系,跟踪了解、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现实表现和参加党组织活动、交纳党费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积极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积极推行“行前教育”,在党员外出前,对其进行党纪和法规教育;实行“远程教育”,通过流动党员QQ群、微信群等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定期上传学习资料,开展线上交流学习;落实“补课教育”,利用流动党员在重大节日返乡契机,提醒和督促其到党组织报到,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接受教育、担当作为。
热心服务,奏响流动党员返乡归家“四步曲”。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契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寄一封“家书”。基层党组织对辖区所有流动党员寄送一封“家书”,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后积极到居住地村(社区)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一次走访。结合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工作,主动上门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情况,通过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等形式,切实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召开一次座谈会。组织流动党员召开一次座谈会,通报家乡发展变化情况,听取流动党员介绍外地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帮助拓宽村(社区)干部的工作思路,推动工作创新。贡献一个“金点子”。组织流动党员围绕家乡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至少一条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或建议,为村(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激发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