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以“加减乘除”法答好基层减负增效答卷
近年来,宜君县始终坚持严格贯彻落实减负增效工作要求,秉持减负赋能双向推进的理念,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做到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全力推动减负赋能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在队伍建设上做“加法”,夯实基层力量。通过深化“雁阵培育”工程,成功储备了517名村级后备力量,并鼓励3名符合条件的返乡高校大学生到村任职。同时,对225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实施了“一对一”结对帮带计划,为软弱涣散的党组织选派了4名驻村第一书记。为了解决基层干部流失和人员不足的问题,自2024年以来,为乡镇街道新招录了30名公务员和事业干部,为乡村振兴组建了强大的干部队伍。
在挂牌明责上做“减法”,规范基层事务。着力强化党建、治理与服务这三大关键功能,精心印发《宜君县规范提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在推进过程中,大力开展“滥挂牌”清理工作,共计清理“滥挂牌”415块,切实做到“让牌子下墙、让服务上心”,真正将工作重心聚焦到为民服务上。围绕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与标准,对基层党组织生活纪实进行深度整合,精心编撰形成“一册一本”,即支部工作手册和农村党组织“一本通”。同时,明确梳理出21项支部重点工作内容,为党建资料的明责和“瘦身”提供了清晰指引,使基层阵地建设有了可供参照的样板,资料归档也有了明确的遵循依据。
在干部待遇上做“乘法”,激发干事活力。县财政每年投入逾500万元专项资金,旨在构建并完善村干部补贴标准的常态化增长体系,确保每位村干部补贴平均增加430元。此外,还特别增设了针对村“两委”成员及村监委会专职委员的工作补贴项目,成功达成了“三增两消除”的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组织了389名村党组织书记参与“千万工程”、耕耘者乡村振兴计划、“头雁项目”等多个级别的专业培训,并推荐了5位表现优异的村“两委”干部参与全省优秀村干部考试,有效激发了乡村干部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基层负担上做“除法”,减轻基层负担。严格执行精文减会的各项要求,对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依托,整合归并其他考核事项,着重强化实地考核“一支队伍、一次完成”的要求,坚决杜绝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的现象,将考核指标精简。明确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具体内容,规定乡镇(街道)党委原则上不再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考核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中,答好基层减负增效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