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构建“五大体系”推动城市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
今年以来,黄陵县精准把握城市组织形态多元化、社会治理复杂化、居民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以构建城市党建“五大体系”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突出五级联动,构建协调运转的组织体系。建立县、镇(街道)、社区、网格、楼宇五级组织体系,层层分类吸纳有关驻地单位、物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负责人定期召开城市党建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研究分析对策、解决突出问题,动员驻地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分解落实共建任务,做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形成县委统揽全局、街道牵头负责、社区具体实施、部门共同参与和上下协同、互联互通、密切配合的联动体系。今年以来,各级先后召开联席会议20余次,分解落实治理任务31项。
突出共驻共建,构建深度融合的党建体系。以打造“区域化城市党建联盟”为核心,建立需求、资源、项目清单,采取“组织联动、资源联享、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做、绩效联评”的办法,推动城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利共赢。以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大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力度,通过党日活动同开、环境卫生共管、社会事务齐抓,定期开展组团式、项目化服务,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小区治理等方面作用,实现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突出重心下移,构建齐抓共管的治理体系。依托“党员打卡、群众扫码”城市党建智慧社区平台 ,把党建、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网络整合成“一张网”,科学设置网格140个,配备网格员201名,常态化选派26名执法联络员下沉社区,建立“大城管”指挥中心,落实驻地单位党组织联合解决噪音扰民、私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76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件,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推行“2345党建工作法”打造红色物业,建立社区和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联动运行机制,解决基础差、停车难等小区治理问题37个。
突出需求导向,构建全域覆盖的服务体系。以党员和群众需求为导向,采取“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建立综合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落实错时延时、无假日值班、一窗受理、预约上门、代办领办等措施,为党员群众提供社会保障、文化娱乐、扶贫帮困等服务。以协议方式引进“红色家政”“红色义工”“四点半”小课桌等专业性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12支,建立治安巡查、应急救援、家电维修、医疗健康、法律服务等6个小分队,开展“组团式”进社区服务活动90场次,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
突出改革创新,构建科学完善的保障体系。以深化街道职能转变为重点,建立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全面清理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逐步减少取消职能部门对街道的直接考核,赋予街道社区相应职权,推动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建成高标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9个,择优选派5名科级干部兼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新增社区工作人员49名,其中协调落实社区公益性岗位25个,足额兑现社区工作经费,确保社区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为抓好城市党建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