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聚焦秦创原打造人才新高地

时间:2022-06-29 11:14:48 来源:咸阳市委组织部 阅读数:

咸阳积极落实省委提出建设“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总要求,以招引人才、科技合作为重点,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提供人才科技支撑。

突出政府主推,强化顶层设计。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科技工委,增设1个业务科室和增加12个人员编制,在市区县设立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出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包)》《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以更优惠的引才政策、更有效的聚才良方,更贴心的人才服务,吸引高端人才汇集咸阳核心区创新创业。

加大科技投入,增添创新活力。投资10.3亿元建设与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创新港“零距离”相连的跨渭河大桥。投资约200亿元建设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提供8万㎡孵化基地、4.5万㎡专家公寓、2.5万㎡众创空间,为西安交大3000名学生提供教学、住宿场地,打造人才“栖息地”和创新“策源地”。设立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亿元的科创种子基金、1.4亿元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加大政策的支持引导力度。2021年全市科技创新平台政策奖补达到3060万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加到2.12亿元,较上年翻一番。

加快资源聚集,促进成果转化。成立咸阳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选聘13名科技经纪人对接科技企业,收集技术需求。成立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咸阳分中心,在泾阳、乾县、礼泉、淳化等7个县建立技术转移工作站。举办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25场次,发布成果数量277项,签订科研成果转化项目25个,总投资130亿元。由中国科协与35家海外科技团体共同发起实施中国“海智计划”基地落户咸阳。咸阳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筑梦·创享空间”,已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设立秦创原咸阳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目前已落地西安交大、西工大、剑桥大学、帝国理工等高校、回国创业高层次人才以及上海昆山等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7个,注册资金约1.7亿元。

释放人才活力,聚集创新动能。主动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已与49个高校院所签订《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在69家高校院所选聘133名“科技大使”作为产学研合作桥梁纽带,共吸引高层次人才2104名。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形成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张敏团队、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巴宏波团队等236人组成的32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咸阳),与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共签订32项意向协议,合同金额1340万元。在西部科技创新港举办秦创原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专题研讨班,与西安交大签订《人才合作与交流备忘录》、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组建西部智能电气综合性创新联合体等合作协议,以“平台+人才”的方式支持创新,推介科技成果,培育咸阳发展新引擎。

(审核:人才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