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 ——秦创原为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搭建新平台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近年来,延安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政策激励、服务保障和人才招引方面积极发力,于2021年11月挂牌成立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聚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
打好政策“组合拳” 稳住企业入驻“基本盘”
“入驻企业(机构)首年零租金”“对引进的市外企业或相关机构高管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给予每人每年最高3万元住房租金补贴”“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奖励”,延安市委、市政府以企业(机构)需求为出发点,以政策兑现为落脚点,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制定出台了《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九条政策》。聚焦创新要素,致力打造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的创新服务平台,高新区配套出台《延安高新区支持秦创原(延安)促进中心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通过整合政策“大礼包”,初步构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梯度企业培育体系,为企业落地精准提供政策保障。
“优e出行”人力资源部总负责人张友雪说:“当时我们选择入驻秦创原是因为知道园区有一定的财政资金、政策方面的扶持,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我们企业的快速发展,紧抓市场机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业务核心技术、核心业务能力,增强我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次获得40万资金的扶持,我们备受鼓舞,这是政府给予创新科技企业,科研投入的一种有力支持。”
做好服务“店小二” 解决入驻企业“操心事”
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从建立之初,就树立了“服务至上”理念,通过线上系统与线下综合服务大厅相结合的方式,使企业享受到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第一时间启动线上平台注册申报,审核通过后,在“1000万政策资金兑现池”直接兑现,线下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提出“只跑一次”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精细化服务。着眼企业入驻后的住宿交通、子女入学等问题,中心提供了可直接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并积极协调为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申请办理“圣地英才卡”。优秀人才持该卡可享受市内子女入学、就医、出行、金融等9项便利服务。
安居才能乐业。舒适的住宿环境、便捷的9项服务,真正让入驻企业无后顾之忧,能够静心做研究、安心搞科研,在创新创业之路上再创辉煌。
写好人才“大文章” 建强服务企业“智囊团”
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建设运行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平台聚人才,靠人才兴平台,统筹全市科技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支撑。
依托“平台+人才+项目”,推介嘉盛石油、延安制药、守山机械等企业联合延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组建3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开展科技经纪人专业培训80余人次。围绕高端能化、石油装备、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依托省内外高校、企业资源等组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研发平台17个。组织博士服务团深入一线指导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支撑。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延安嘉盛公司引进的李鹤林院士指导公司取得专利授权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特殊扣油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被省科技厅授予陕西省科技成果,去年公司新增产值493万元。着眼于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围绕延安重点产业和项目需求,在全市范围征集人才需求108项、技术需求173项、项目需求138项,其中秦创原入驻企业人才需求5项、技术需求14项、项目需求6项,号召各类人才立足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揭榜挂帅”,汇聚优秀人才合力,攻破技术难点堵点,解决项目产业难题,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核心载体设在高新区创新科技产业园,由高新区建设运营。主要职责是聚焦科技创新、动能培育和成果转化,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运营模式,为成果端与需求端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好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的高效精准对接和落地服务。目前,现已入住科技型企业10家,梳理创新成果25139个、企业需求106个,完成交易7725万元。组建科技创新平台120个,延安清洁能源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